上映10天票房仅20元!只有一位观众观看,今年最惨电影诞生

时间:2025-03-19 02:47:00阅读:998
文案 |天天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谁能想到《天堂旅行团》竟然能成为3月档电影的票房冠军?张嘉佳再次与彭昱畅联手,这次操刀的位置交给了刘杰导演。青春疼痛小说被搬上了大银幕,讲故事全靠煽情,喜剧部分那叫一个
  • 想飞的女孩
  • 剧情
  • 刘浩存 文淇 张宥浩 刘奕铁 彭静 建康 杨皓宇 周游
上映10天票房仅20元!只有一位观众观看,今年最惨电影诞生
上映10天票房仅20元!只有一位观众观看,今年最惨电影诞生
1/22

文案|天天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谁能想到《天堂旅行团》竟然能成为3月档电影的票房冠军?

张嘉佳再次与彭昱畅联手,这次操刀的位置交给了刘杰导演。

青春疼痛小说被搬上了大银幕,讲故事全靠煽情,喜剧部分那叫一个割裂,上映十天才斩获4800万票房,竟然也能成为佼佼者。

足以见得其他电影的质量了。

其他内地电影,《想飞的女孩》和《平原上的火焰》就更别提了。

阵容确实都不错,可拍出来的电影却是一坨。

在宣传上风生水起,主打的就是“能骗一个是一个”。

本以为这几部影片,已经算是2025年比较惨烈的作品了,没想到还有“高手”

——

《云上法官》上映11天,票房仅有20块钱。

可真正走进影院的只有一位观众,而这位观众贡献了该影片的所有票房20元。

搞笑又无语,真把观众当韭菜割啊?

无聊枯燥、差评满天飞,这也能上国际电影节?

《云上法官》的主人公是法官黄登林(肖利滨饰),他主动请缨回到偏远山区的德峨人民法庭工作。

因为地区过于偏僻,这里的人们思想比较守旧,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也不懂法。

所以,黄登林的工作开展异常艰难。

这个地方汇集了五个少数民族,大家有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不仅不团结还极其排外。

所以,之前来的法官都束手无策,幸而黄登林是本地人,至少可以与当地人民融合到一起。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不受重视,尤其是不少女性受到了压迫。

黄登林融合法律与族规,用尽浑身解数总算解决了酗酒父亲,逼迫女儿辍学订婚的事件。

又历尽千辛万苦,总算让各族长老汇集到一起,最终让本地人明白教育的重要。

从剧情上,不难看出《云上法官》本身就不是迎合大众审美的常规意义商业片。

看剧情走向,仿佛眼前出现了众多央视纪录片的画面。

然而,这部影片你说它不是商业片,却偏偏在平遥国际电影节亮相了。

片方不宣传,又非要上映在海外露脸。

不明真相的观众,真以为这部影片是小众大制作电影。

然而,换回来的只是如坐针毡的一个半小时。

“不像法官,向领导视察基层。”

“在小城之春看CCTV8。”

“体质内的钱还是好挣。”

电影讲的明明是基层官在偏远地区,开展工作的艰苦。

可整部影片却并没有真正脚踏实地,将老百姓的困苦讲述出来。

一个半小时看了个寂寞,最后连吐槽都不知道要和谁说。

实际上,《云上法官》的导演何建军也不是新人。

他是副导演出身,与陈凯歌、田壮壮以及张艺谋等都有过密切的合作,然而,当何建军导演自己上阵,口碑是真的没法看。

即使与众多大咖联手,豆瓣评分能及格恐怕都要烧高香了。

如果真的是有意义的影片,就直接在央视上线好吗。

如今获得票房25元的下场,再加上满屏一二星,这也太尴尬了。

高宣传低质量,国际电影节变镀金场了?

实际上,这几年上国际电影节大肆宣传的内地影片,没几部真正站得起来的。

尤其是小档期又靠近文艺片风格的作品。

远的不说,就看这个小小的三月档。

前有文淇刘浩存 在柏林电影节生图满天飞,后有三金影后与老搭档低调登场。

一部《想飞的女孩》,一部《平原上的火焰》,手心手背全是烂。

就算是当下,文淇用英文与记者对答如流的采访片段,还频繁在视频平台刷屏出现。

刘浩存的生图,那更是“惊为天人”。

就靠这张脸,张艺谋的口碑都回升了。

前期操作猛如虎,一看评分,才破5。

周冬雨和刘昊然就更别提了。

想当初,他俩搭档的《燃冬》,那都是上过戛纳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文艺片终于“地震”了,谁能想到是真的“地震”,俩人口碑直接崩塌。

其实也不仅仅是小阵容作品,用国际电影节“镀金”。

彭于晏又一次露出自己屁股的《狗阵》,在戛纳电影节展映获得满堂喝彩的片段,如今还历历在目。

蒋勤勤重磅回归的《草木人间》,前期在国内的电影大奖上也出尽了风采。

结果正片降临,看得我如芒刺背。

视后级别的演技,才能将口碑拉到与及格线持平,最后的抽象更是引来诸多吐槽。

当然,还有赵丽颖的《乔妍的心事》。

全面冲击电影市场,更是让观众期待不已。

结果,电影豆瓣评分5.3。

可就是这种质量,在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出风头。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赵丽颖转型就能稳坐影后宝座了。

预告片里的冲突片段更是将人期待值拉满。

结果看完有多失望,懂得都懂。

仗着内地观众看不到,就能在国际电影节上大吹特吹。

如今的不少电影,为了高票房,甚至能在预告片下手剪成两幅模样,将观众“骗”进影院。

当票房口碑双崩塌之后,主创团队又下场卖惨,不是直播崩溃就是路演现场痛哭。

这真的有必要吗?

结语

其实在国际电影节上风生水起,回到内地烂到底掉的作品,大多都是文艺片。

确实,文艺片比较小众,在票房上没什么竞争力。

但,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好的文艺片也不是没有。

而这些前后口碑相差巨大的作品,大概率是用“文艺片”的幌子掩盖讲故事水平不行的缺陷。

什么故弄玄虚、青春伤感,在大众的审判下总会无处遁形。

不知从何时起,国际电影节变成了电影“镀金”的标配,不过这招用多了,其实就没意思了。

《云上法官》票房仅有20元,可谓是今年第一惨。

而《想飞的女孩》《平原上的火焰》也崩到没眼看,看来《哪吒2》过后,2025年的电影市场还是发挥“稳定”啊。

-END-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