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重映!票房要拼全球第4!连杨紫琼都来了
哪吒2重映!票房要拼全球第4!连杨紫琼都来了
国内下映刚一个月,《哪吒之魔童闹海2》居然又“杀”回来了,目标还是全球票房影史第4——这,是在玩真的!
你以为结束了?哪吒说:“等等,还有一场仗要打!”
6月30号,《哪吒2》在中国大陆正式下映,159亿人民币票房,无可争议地锁定全球影史第5名(仅次于《泰坦尼克号》)。大家都以为故事到这就结束了。
结果,刚下档不到两个月,《哪吒2》又搞了个大动作:
8月22日起,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大规模重映!
而这一次,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全英文配音版,搭配IMAX+3D高规格排片,主打主流全球观众市场,目标非常明确:
拼掉《泰坦尼克号》,冲进全球票房影史前四!
说真的,这种“杀回战场”的操作,中国动画历史上还真没几部敢这么干。
为啥要拼?趋势摆在这,又不是没机会
我们先看看现在的全球票房排位情况:
名次电影名全球票房(人民币)1阿凡达205.1亿元2复仇者联盟4190.3亿元3泰坦尼克号164.2亿元4哪吒2(目前第5)159.3亿元
差距大吗?不大!差不多也就5亿人民币!
这点差距,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地加上一波IMAX重映——还真有一拼的可能!
让我们看看它们首轮上映的数据(来源:BoxOfficeMojo和灯塔专业版):
地区首轮票房(人民币)全球排名北美15亿元全球第2澳大利亚3460万元全球第5新西兰701万元全球第10
这次不是“简单再来一遍”。而是彻底换了打法:避开语言文化障碍,直接用英语“本地化”方式硬刚西方市场。
英文配音+杨紫琼,这波是有备而来
说实话,一部中文动画电影,想在北美市场打开局面——没想象中简单。
就拿《哪吒2》第一次北美上映来说,虽然拿到了2090万美元票房(全球占比33%),但观众主要还是华人观众圈层。为什么触达不了主流观众?简单:
字幕劝退+文化隔阂。
老外有几个能忍耐两个小时看字幕?而哪吒作为中国传统IP,故事背景、人物设定也不那么好理解。
所以这次,《哪吒2》跟北美大咖玩起跨界绿牌的策略:
全英文配音上阵:直击不爱看字幕的家庭和青少年。
A24助阵发行:别看它是独立片发行商,人家《瞬息全宇宙》《美国妓女》一个比一个打得响,渗透力超强。
杨紫琼配音加盟:她是谁?奥斯卡影后,中国的骄傲,“西方观众最熟悉的亚洲声音”。
据业内小道消息,杨紫琼大概率为哪吒妈妈——“殷夫人”配音。一种母性、一种坚韧、更是一种情感力量的国际化表达,想不打动人都难。
这波配音阵容和发行阵仗,就是冲着一个目标去的:
打开北美主流市场的“锁死”大门,用“配音”解决“文化不能共鸣”的问题。
商业反击也好,文化出海也罢,这场仗值了!
很多人问:这次重映是不是纯为了赚钱?
当然有商业成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更深层的意义。
你想想,中国有多少动画电影能做到:
它不只是给“自己人”看(靠情怀恰烂饭);
它开始认真考虑“别人怎么看我们”;
它开始愿意走出门,用全新的方式讲述“中国神话IP”。
从《长安三万里》到《深海》,再到《哪吒2》,中国动画这些年一直在追一个东西:出海。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的“文化出海”,都停留在“观众看不懂”+“发行不给力”这一步。
这一次的《哪吒2》英配重映,其实是在试图打破一个长久未破的魔咒:
从看不懂中国文化,到“哪吒”变成全球孩子都爱看的超级IP。
你真的要知道这有多难。
这次冲击,真的能成功吗?
我不敢保证它一定打掉《泰坦尼克号》。
但我想说的是:
哪吒2这一次,不光是为票房拼命,更是在为一代中国动画人的出海梦,拼一把。
如果它能成功突破主流观影壁垒,哪怕只是一点点,对于整个中国动画工业、对于全球华语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次翻天覆地的事情。
你以为是哪吒这部电影再创新高?
不。
是我们自己造的文化,开始真正登上主流世界的舞台。
那种感觉,作为中国人,谁能不燃?
你怎么看这次《哪吒2》的大规模英文配音重映?
欢迎在文末投票留言,说出你的态度:
支持,全英文配音干得漂亮!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